投诉奥迪汽车烧机油 需尽快解决车主的后顾之忧
2013-2-20 22:25:02
推荐指数:
在接到车主投诉后,已经第一时间将投诉案例转交
奥迪方面进行协调处理,日前处理专员通过回访了解到,奥迪方面已对两宗投诉进行跟进协调,其中第一个案例目前已由4s店换车处理完毕; 而另一个案例目前则仍未有实质性进展,双方仍就维修费用的分摊问题僵持不下。
德国媒体如何看奥迪机油损耗大?
针对部分奥迪车辆存在损耗机油较大的现象,来自欧洲最大的汽车媒体《AutoBild》的资深编辑如是认为,“在欧洲奥迪A6L的保养周期一般建议里程为15000公里,如果每2000-3000公里就需要添加0.5-1升的机油那么15000公里的保养周期根本无法达到。其次国内4S店对国产奥迪添加的一般均为较高级的合成机油,即使中国路况环境恶劣,也应在国内4S店要求的5000-7500公里保养周期内(相对国外缩水1/2甚至2/3)才需要补充机油。对于机油消耗量过大的问题,希望奥迪能给他的中国用户一个合理的解释与解决办法,不能每次给消费者的解释都是‘这符合我们的标准’,良好的服务是在消费者之前就发现问题。”
网站点评:突破科技是口号,更应付诸以行动
一边是中国年销量和保有量最高的豪华汽车品牌,一边是频遭车主投诉机油损耗大的汽车品牌,他们指向的都是这家名叫奥迪的汽车品牌,因此也导致了大家对此品牌的褒贬不一。
奥迪机油损耗大的问题已非一日之功,面对车主的质疑,不论是厂家还是4S店均有严密的内部规范文件来推卸责任,像案例二中的商先生就是因为受其规范文件所累,使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能够得到向魏先生这样换车结果的,可谓是少之又少。而且虽说车是换了,但在魏先生心中却永远存在着一个疙瘩,或许这辆车也将成为魏先生最后一辆奥迪,这对奥迪的损害是不可估量的。
奥迪一直在提倡“突破科技,启迪未来”的理念,但机油损耗大的问题存在多年却始终没有改善,试问这又何谓突破科技呢?
作为国内月销量一骑绝尘的豪华品牌,若不能重视问题,正视问题,长此以往,难免会让消费者对其品牌形象大打折扣,进而心生退意,而其原本稳固的豪华车市场领导地位也会有被动摇的可能。
某媒体曾对奥迪机油损耗过大的原因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推测,我们也希望奥迪能够积极行动起来,用自己的行动来体现奥迪突破科技的理念,尽快解决车主的后顾之忧:
1、机体装配工艺问题:活塞与气缸壁间隙过大
2、某些配件质量瑕疵:活塞环等细小部件
3、缸内直喷的特殊物理结构:喷油嘴直接暴露在燃烧室内
4、材料缺陷:采用铸铁缸体而没有采用铝合金缸体
5、用户操作不当:不良的驾驶习惯、没有选用合适的正品机油等
6、国内燃油品质问题:发动机不适应
2013年2月20日
产销增长投诉也翻番 2012安徽汽车投诉统计 据统计, 我国2012年汽车产销均超过1900万辆,同比增幅略高于上年。其中SUV同比增长 21.8%,为增速最大的车型;同时由于消费观念的提升,豪华车市场也实现了高速增长,三大豪华品牌均有显著增长。 这边厢销量一路走高,而那边厢的投诉量同样再创记录,汽车投诉网在2012全年共接到有效投诉10492宗(不含邮件、电话、传真等其它方式),同比增长4.34%,今年得到退换车的案例则有较大增长,由去年的25宗提升至34宗,同比增长达36%。除个别超跑没有投诉外,全年投诉基本涵盖国内目前所有在售车型...
查看全文>> 2013年2月20日
质量、合同和售后服务 汽车投诉的三大问题
商品大类投诉量变化表(单位:件)
根据中消协近日提供的2012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显示,2012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家用轿车投诉7,755件,质量、合同和售后服务是家用轿车投诉的三大主要问题。
其中,涉及合同问题的投诉占19.3%,是继房屋投诉之后合同纠纷最为集中的商品领域;家用轿车涉及售后服务问题的投诉占17.7%,也高于其他商品和服务的平均水平。
中消协指出,一些汽车经营者售前诱导消费者预付定金或加价款,一旦汽车交付存在“困难”或汽车质量出现问题,经营...
查看全文>> 2013年2月20日
汽车投诉量增加 汽车维修猫腻防不胜防 据广东省中山市消委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与往年相比,2008年以来汽车的投诉数量明显增多,个人购车引起的汽车质量及维修投诉更是大幅度增加。全年汽车维修类投诉29宗,汽车维修投诉主要反映在随意扩大修理范围,把小问题说成大问题等欺诈性手法侵害消费者的正当权益。主要表现在: 偷梁换柱,以旧换新。消费者欧先生于一年多前购买了一辆华晨宝马,然而,在这短短不到两年时间内,该车不断出现质量和服务问题。“发动机冷车启动后就会持续剧烈抖动,而且发动机烧机油特别厉害,大约300~1000km就要添加1升的机油,天窗还...
查看全文>> 2012年10月31日
在法律的照耀下让汽车缺陷无所遁形 备受关注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今日发布,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法律,值得所有人为之喝彩。从2004年我国出台首个缺陷汽车产品的管理办法到今天以国家法规的形式对缺陷汽车产品的管理进行更为严格的约束,这既是中国汽车消费者生存环境的一次较为彻底的改善,也代表了法理精神的一种高度彰显,法律,就是要用来保障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不受侵犯。
中国车主是世界上负荷最严重的消费群体之一。高昂的油价、多种名目的税费、猖狂的假冒伪劣汽车零部件、不透明的汽车修理……当然,当这些都可以承担或者想办法避免的...
查看全文>>